追根溯源话兰溪,此兰溪非彼兰溪,何故?

域名号子2年前兰溪历史98

要说明兰溪的来龙去脉,就一定要追溯到瀫水。瀫者縠也,音读hú(斛),为古代绉纱一类的丝织品。成书早于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的《燕丹子》上说:“罗縠单衣,可掣而绝。”所以顾野王(519-581)著《舆地志》时为瀫水释名曰:“瀫溪之水,交错如罗纹。”又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“瀫水自太末东北,至钱塘入浙江。”

太末是兰溪临县龙游的古称,秦初就置为县,属会稽郡。尔后在三国·吴宝鼎元年(266)十月,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,因郡在瀫水之东,长山之阳,故名东阳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载东阳郡统四县:金华、永康、乌伤、信安,其间于开皇十三年改郡为州,名婺州,以其地于天文婺女分野,故名,这是金华最早称婺州的来历。

大业三年(607)废州仍为东阳郡。至唐武德四年(621)州。又改东阳郡为婺州,并于太末置縠(瀫)州。当时兰溪为婺州西部三河戍地,今日的婺江则称为东阳江。有位老先生曾考证縠即为榖,瀫水与榖水为同一条溪流,这是错误的。因为榖的读音为gǔ,是稻谷之“谷”的繁体字,据《山海经》和《水经注》载“榖水出自弘农澠池县”“白石山西五十里榖山,其上多榖,其下多桑”“东流,注于洛水”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,隋唐两代属榖州,并非后来并称兰溪的瀫水。

图片


“兰溪”一名最早出现在汉代,《水经注》卷四十载:“浙江又东与兰溪合”。但这条兰溪在会会稽东湖口,现在的绍兴县,因“湖口有亭,号曰兰亭,亦曰兰上亭。太守王羲之,谢安兄弟数往造焉”,故名兰溪。另又有一“兰溪”,在今湖北浠水和蕲春之间,唐代属蕲州。余章《三泉记》记其地:“凤山之阴,兰溪之阳,有泉出石罅为兰溪。其在寺庭之除,为陆羽煮茶之泉;其在风山之阴,为逸少泽笔之井。兰溪于茶经之品第三。茶之最宜王、陆二水,皆兰溪一源耳。”唐天宝初在此置兰溪县,故宋吴曾在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九中说:“兰溪在唐,为两县名。一属蕲州,一属婺州。杜牧之诗:兰溪春尽碧泱泱,盖蕲州之兰溪也。”《三泉记》为宋代大书法家宋芾所书,刻石犹存。


图片


婺州的兰溪始于唐初,至迟在唐高宗时代已有此名。成书于元和年间(806-820)的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二六就有“兰溪在县地七里,东北流入东阳江。”的记载。而新旧唐书的地理志也都说:兰溪县系“咸亨五年(上元元年),析金华西界置,以溪水名。”北宋地理总志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九七引《东阳记》说:“龙邱山下有兰溪,因以为名。”“兰阴山在县西五里”,“临截三江。”则此“兰溪”在唐咸亨以前早已成名,而位置恰好与瀫水相吻合。

后来祝穆父子著《方舆胜览》(成书于宋理宗时)在卷七浙东路·山川条中就明白无误地指出:“兰溪,在县南七里,一名瀫水,出于衢、会与婺。而水类罗纹,岸多兰茞,故名。”元承宋说,兰溪与瀫水二名并存,且都上溯至衢州龙游界。

到明代才明确了它的地理位置,《明史·地理志》上说:兰溪“亦曰大溪,一自衢州之衢江,一自金华之婺江,会于西南兰阴山下,北入严州界。”《大清一统志》则概括为:“兰溪,亦曰大溪,又名瀫水,以水纹类罗縠,岸多兰茞,故名。”康熙朝的顾祖禹著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释文:“兰溪,亦曰大溪。

其源有二:一自衢州府东北流至县,曰衢港;一自府城流至县,曰婺港。二水合而汇于兰阴山下,类罗縠文,又名瀫水。”“北至严州城东南,与徽港合,是为浙江之上源。”至此,兰溪的发源及其流域皆有定论,并沿用至今。


图片

综上所述,兰溪有多条,但此兰溪非彼兰溪,吾乡之兰溪实为秦汉时便有的瀫水演变而来,不是湖北的兰溪,也非绍兴的兰溪。而此瀫(縠)水又非彼榖水,榖水在河南,是洛河的支流;瀫水则一直在吾乡,奔腾不息数千年为浙江之上源。此中正讹,世人应当明辨,吾乡吾土之同胞更不可不知也。

本文来源:《兰溪拾遗》

作者:施福山


相关文章

欢迎使用Z-BlogPHP!

欢迎使用Z-Blog,这是程序自动生成的文章,您可以删除或是编辑它:)系统生成了一个留言本和一篇《欢迎使用Z-BlogPHP!》,祝您使用愉快!...

兰溪的古地名

  兰溪县唐咸亨五年八月(674)始置,隶于婺州。姑篾之名见《左传》。旧无县志,惟正德间章枫山先生所辑者颇为博洽,而独不载此说。  出自蚩尤,群住河南淇县的姑篾祖先,是商王妃子妇好的后裔。姬发伐纣,被...

“小小金华府,大大兰溪县”的真正由来

“小小金华府,大大兰溪县”的真正由来

兰溪自南宋以来,曾是浙中金衢盆地经济区中心,延续达800年之久。南宋迁都临安(今杭州市区),连接闽、赣以至川、广的交通,主要靠钱塘江水道。因衢江、金华江水浅多滩,大船自杭州至兰溪须改小舟,才能经衢江而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